成功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勇敢成功的故事,歡迎閱讀!
勇敢成功的故事1: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州震蕩風雷激”,這兩句詩若用來形容1520xx年的德國國內革命形勢,那是再恰切不過了。在托馬斯·閔采爾,這個德國農民的兒子,杰出的農民領袖的大力宣傳、鼓動和組織下,歐洲歷史上一場最大的農民戰爭正處在一觸即發的狀態之中。閔采爾為何要領導這場震驚歷史的農民大起義呢?這與他個人的苦難家世和他對農民們的深切同情是分不開的。閔采爾出身農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當地伯爵處死了,這使他對貴族統治階級有著深仇大恨。在學校讀書時,他就曾組織秘密團體,反對天主教會,后來又在茨維考城作神父。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正值德國的多難之秋。
當時,德國境內有七個大諸侯,二百多個中小諸侯以及上千個獨立的帝國騎士,天主教會占有全國三分之一的地產,他們都是騎在農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在他們的殘酷壓迫和奴役下,農民們過著饑寒交迫、牛馬不如的生活,毫無生存保障和人身權利,貴族、地主可以象處理財產一樣處理農民本人及其妻兒。農民們若稍作反抗,立即就會招致割耳、割鼻、挖眼、斷肢、斬首、車裂、火焚、夾火鉗、四馬分尸等悲慘的下場。
在這樣深重的苦難面前,農民們要想過人的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拿起武器反抗。閔采爾對農民的疾苦有著切膚之感,也能感受到農民胸中翻卷著的怒潮,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到處宣傳自己的革命主張,公開提出:整個世界必須來一個大震蕩,一切政權都應交給普通人民,沒有壓迫、剝削的天堂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間,建立天堂的辦法只有一種,即拿起武器推翻一切不正義的事物和殘暴的統治者,而不是消極地等待和向上帝乞求。他一面宣傳,一面建立了“基督教同盟”組織,廣泛吸收城市市民和農民們,在他的大力宣傳和鼓動下,農民們開始組成各種秘密團體,積極策劃反抗封建貴族和教會的斗爭。阿爾薩斯的農民們組成了“鞋會”,在旗上畫一只草鞋,表示和穿長靴的貴族對抗。
以后,“鞋會”中又發展出一個名叫“窮康拉德”(康拉德是農民常用的名字)的秘密組織。他們不斷地策劃起義。到了1520xx年夏,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終于爆發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農民們參加了這場大起義,他們組織成一支支聲勢浩大的隊伍,搗毀城堡,殺死惡貫滿盈的惡霸領主,占領了許多中小城鎮。他們一邊沖殺著,一邊唱著嘹亮壯偉的戰歌:我窮康拉德,我就在這里,在田野,在叢林!鋼盔亮晶晶,盾牌清又凈,英雄掃敵人!教皇和貴族,靠戰斧根除。我自設法庭,判領主死刑。我窮拉德,我就在這里!猛刺吧,長矛!橫掃吧,棍棒!閔采爾本人除了到士瓦本、阿爾薩斯等地作鼓動、組織以外,還親自領導了圖林根和薩克遜地區的農民起義。他指揮工人、貧民、農民推翻當地的反動政府,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政權“永久會議”,閔采爾被推選為主席。為了實現建立人間天國的理想,閔采爾宣布:沒收教會的財產;貴族與農民訂立的一切契約全屬無效;廢除封建特權等。
起義農民到處焚城堡,燒寺院,懲辦罪惡的封建領主,聲勢越來越大。為了撲滅農民起義的熊熊大火,貴族和教會進一步勾結在一起,甚至曾經名噪一時的宗教改革家路德也站出來指責農民。由于他在農民軍中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他的指責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貧民和手工業者的斗志。1520xx年5月,閔采爾率領的部隊與前來圍攻的諸侯部隊,在弗蘭肯豪森進行決戰。當時閔采爾手下只有八千人,而菲力浦率領的諸侯軍則有好幾萬。
有人勸閔采爾先撤出弗蘭肯森豪,與其他軍隊匯集在一起,再尋機與敵決戰,可怒火中燒的閔采爾斬釘截鐵地說:“豺狼已經從四面撲來,我們只好作殊死戰斗。與其與惡魔們同活于世,不如與惡魔們同歸于盡!”農民們都意氣風發,振臂高呼:“誓與惡魔血戰到底!”他們個個奮勇殺敵,打得敵人丟盔棄甲,死傷累累,但終因裝備不足,訓練不夠,寡不敵眾,經過一場血腥搏斗,起義軍慘遭失敗,閔采爾也因頭部受傷被敵人俘獲。敵人對閔采爾施用了各種酷刑,但閔采爾寧死不屈,義正辭嚴地說:“如果我會投降,上帝也會向你們投降!”閔采爾終于壯烈就義了,當時年僅35歲。他死后,反動統治更加嚴酷,社會止步不前,而這也正是德國在歐洲發展史上之所以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勇敢成功的故事2:
吳海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經濟信息管理專業,桔子水晶的創建人。連續創業者,早在 1997 年就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提供酒店預訂服務并最早實行會員制的商旅管理公司,商之行。三年后,商之行被攜程收購。攜程一度攻無不克的「雇人發卡」策略就是吳海制定的。一年半之后,吳海離開攜程,損失了一大筆期權。創建財富之旅,又將財富之旅賣給新浪,新浪又轉賣給藝龍。吳海在藝龍做了不到一年,再次創業,創辦桔子酒店,隨后創建「桔子水晶」品牌,一直到現在。
吳海隨后開始了全新的創業之旅。20xx年第一家桔子酒店建立,兩年時間,桔子酒店擁有20余家分店,遍布全國一線城市。20xx年在杭州創立的“水晶桔子”品牌,使其產品從中端延伸至高端,增加了品牌的市場外延。
20xx年3月23日凌晨,吳海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出一封致的公開信,以其親身經歷披露了一些基層政府部門利用政策漏洞對酒店企業的各種潛規則,感慨“做企業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并表示“對企業好才能真的對人民好”。
吳海對自己的評價是這樣的。“我其實是一個封閉的人,甚至有點自閉癥。”吳海說,“我很不擅長閑聊天,溝通能力是我的短板。
20xx年5月14日,在公開信發出后的第53天,國務院辦公廳信息公開辦公室、中國政府網、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多個部委相關負責人,以及北京市相關負責人,在中南海召開研討會,吳海作為企業代表參加,并被安排坐在最中間主持人旁邊的位置。在研討會上,吳海才知道,他的這封信“驚動”了國務院三位領導:國務院、國務院副汪洋、國務委員楊晶均作出批示。中央編制辦公室以及國家多部委,北京市、區領導都專門就公開信提出的問題,以及如何推進簡政放權向他征求意見。
勇敢成功的故事3:
大學的暑假,她和兩個師兄去了敦煌莫高窟。他們每天去洞里參觀,下午4點景點關閉后,兩個師兄就背著攝影包出去采風。只有她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當地夏天的白晝極長,晚上10點仍有自然光。她便打算利用下午時間,去看看向往已久的沙漠,但每次提出來都遭到師兄反對:“你別胡鬧了,要去也得哪天早上一起去。”也沒人告訴她,為什么下午不能進沙漠。
一連好幾天,終于抵擋不住沙漠的誘惑,她決定單獨行動。她心想,你們不讓我進沙漠,無非是擔心天黑了,怕我一個人走丟,我才沒那么笨呢?她向當地人借了一個手電筒,裝干電池的,足有半米長,兩頭有帶子可以背在身上,挺沉,仿佛一桿長槍。有了這件超級武器,她頓覺信心倍增。
那天下午,一切準備就緒。她頭戴破草帽,肩上交叉斜挎著手電筒和水壺,胳膊上綁著濕毛巾,還帶了一把短刀和一盒火柴,像個全副武裝的戰士。臨走前,她特意給兩位師兄留了個小紙條:“我去沙漠了,你們不用擔心,我帶手電了。”然后,她滿懷信心,頂著烈日獨自出發了。
剛進入沙漠,胳膊上的濕毛巾就“滋滋”地冒白霧,此時氣溫高達40度,但她已被另一番景象吸引。天空是明艷的藍,地上是耀眼的黃,相互交錯輝映,如夢似幻。金燦燦的陽光,像大把大把的金屬沫,刷刷地拋灑下來,落地成金。一望無垠的沙丘,一塵不染,一腳踩下去,“嘩”地溢出一片流沙,然后刻下一個深深的腳印。沙漠如此古老,而自己如此年輕,她不由得心潮澎湃,豪情萬丈,感覺是去赴一個千年之約。她絲毫沒有察覺,危險正悄悄襲來!
天快黑了。她突然感覺身上涼颼颼的,環顧四周,天空已變成了一口大鍋,籠罩四野,四面八方的沙丘竟然一模一樣。她本來是順著一條干涸的河道進來的,此刻別說河道找不著了,就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正遲疑間,她渾身又一陣哆嗦,此時氣溫迅速下降了30多度,一下子從火爐掉進了冰窟,而她身上只穿著牛仔短褲和小背心!
求生的本能,讓她暫時忘掉了恐懼。她再不敢隨意走動,只能等到天亮再說,當務之急就是生火取暖,否則會被活活凍死。沙漠里只有一種蕨類植物駱駝刺,她拿出短刀,拼命地連挖帶扒,雙手被刺得鮮血淋漓。好不容易挖出一大堆駱駝刺,拿出火柴點火,卻怎么也點不著,火柴只剩下小半盒!這時,她想起身上還有一條毛巾,又把毛巾墊在底下引火,終于點燃了駱駝刺。她手握著短刀,一會兒烤火,一會兒又去挖柴火,絲毫不敢松懈。
一直忙到快天亮,兩個師兄順著火光找來,終于發現了她。上來就是一頓臭罵:“你這個傻丫頭!你知道沙漠有狼嗎,你知道沙丘會平移嗎,你知道沙塵暴嗎,你知道沙漠的日溫差有30多度嗎……”她什么都不知道,聞所未聞,嚇得臉色蒼白,連連搖頭。
“你不是說,你帶了手電嗎,有用嗎?”她猛然想起,手電還背在身上,別說用,連摸都沒摸過。而她當初正是仗著這個手電,才敢孤身勇闖沙漠,哪曾料想,真正到了緊要關頭,其他東西都起了作用,唯獨手電毫無用處。簡直是個笑話,好在有驚無險。
你不一定能猜到,這個年少莽撞的“傻丫頭”,就是于丹。那天在電視上,聽她講起這段沙漠歷險記,我也忍不住大笑。不過,故事還沒結束。
于丹碩士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個叫柳村的地方工作。那里地處偏僻,條件異常艱苦,她感到前途渺茫,一度消沉沮喪,委靡不振。
一天,她忽然收到一封奇怪的來信,不見抬頭、落款,只寫了一句話:“我什么都不怕,我帶手電了!”不用問,信是師兄寫的。直到七年之后,她終于明白,當年那個手電,其實是有用的,它的作用不是用來照明,而是給了自己獨闖沙漠的勇氣和信心,讓自己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是啊,我連沙漠都闖過來了,柳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她重新振作起來。
否則的話,今天在央視《百家講壇》上講《論語》的,恐怕就不是于丹了。
事實上,向前跨出一步并不難,難的是,你是否有跨出去的勇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