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抗日英雄的故事100字,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抗日英雄的故事100字篇1:馬秀英
馬秀英,1920xx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
朱橋鎮洼圩村)人,出身于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l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洼圩北門遇上黃兆云帶領的“還鄉團”。黃兆云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莊圩子里。
在周莊圩子里,黃兆云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后,黃兆云把她押到仇夏莊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抗日英雄的故事100字篇2: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蕩,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日英雄的故事100字篇3:王樸
王樸,也作王璞。王樸生于1920xx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
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一起,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鬼子和你這個狗漢奸!”王樸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漢奸!”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八路軍、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為了紀念王樸,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抗日英雄的故事100字篇4: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斗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獲得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后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熱門專題: